免费下载书籍地址:PDF下载地址
精美图片

中药鉴定学专论(中医药研究生)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711783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7
- 页数:311
- 价格:35.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中药鉴定学专论》是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综合性大学或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是从事中药鉴定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的中医药工作者的高层次参考书。本教材依据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统一要求,注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规律和本学科特点,是在中药鉴定学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汇集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几十年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并吸纳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编纂而成的。全书共十七章,每章围绕中药鉴定学科的“热点”、“难点”、“疑点”、“重点”等设置专论:从中药鉴定学导论,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标准物质研究,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思路与方法,中药采收、贮藏的时间节律与中药质量,中药性状鉴定、中药商品、道地药材与中药质量,中药显微鉴定规律研究,中药光谱、色谱、生物、核磁共振氢谱等鉴定技术研究,动物类、矿物类中药鉴定研究,中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材新药研究,国外植物药及我国港台地区中药质量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各专论之间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通过归纳中药鉴定理论与方法,总结中药鉴定规律与特点,探讨中药鉴定发展趋势等,以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中药鉴定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中药生产及管理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书籍目录:
章 导论
节 中药鉴定学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药鉴定学的内涵
二、中药鉴定学的外延
三、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中药品质理论与鉴定方法
一、中药品质理论
二、中药品质鉴定方法
第三节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趋势
一、中药鉴定学与中药现代化
二、中药鉴定学发展的特点
三、中药鉴定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标准物质研究
节 药品标准的定义、属性及中药质量标准发展简况
一、药品与药品标准的定义
二、药品标准的属性
三、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发展简况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现状分析
一、我国现行中药质量标准取得的成果
二、我国现行中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节 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发展趋势
一、增加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中药数量
二、推进中药—物—名和—名—物工作进程
三、加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四、加强中药标准物质的研究
五、加强中药安全性研究与检测
六、提升中药质量标准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七、进行中药质量评价系统模式和中药质量标准模式的研究
八、中药国际化标准的研究与建立已成大势所趋
第四节 中药标准物质研究
一、标准物质及药品标准物质的含义与特性
二、我国历版药典收载中药标准物质情况
三、标准物质的分类及我国医药用标准物质的分级和定级条件
四、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与管理
五、化学对照物质的建立
六、中药对照物质的质量要求
第三章 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思路与方法
节 中药材品种的含义和鉴定意义
一、中药材品种的含义
二、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意义
第二节 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思路与方法
一、中药材品种鉴定的依据
二、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指导思想
三、中药材品种现状分析
四、形成中药材混伪品的原因
五、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方法与对策
六、品种鉴定举例
第三节 本草考证
一、本草考证的目的意义
二、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
三、本草考证举例
第四章 中药采收、贮藏的时间节律与中药质量
节 中药采收的时间节律
一、年节律
二、月节律
三、日节律
四、时节律
第二节 中药贮藏的时间节律
一、缩短贮藏时间以保持中药质量
二、关于古人的“六陈论”
第五章 中药性状鉴定与中药质量
节 中药性状鉴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药性状鉴定知识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
……
第六章 中药商品与中药质量
第七章 道地药材与中药质量
第八章 中药显微鉴定规律研究
第九章 中药光谱鉴定研究
第十章 中药色谱鉴定研究
第十一章 中药生物鉴定研究
第十二章 核磁共振氢谱等鉴定技术研究
第十三章 动物类中药鉴定研究
第十四章 矿物类中药鉴定研究
第十五章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第十六章 中药材新药研究
第十七章 国外植物药及我国港台地区中药质量标准
作者介绍:
.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章 导论
中药鉴定学专论(monographs on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课程是针对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而设置的。它是在本科生中药鉴定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专论的形式深入研究和探讨该学科所涉及的关键问题、热点问题及疑难问题,丰富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节 中药鉴定学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药鉴定学的内涵
中药(chinese medicines)包括中药材(chinese crude drugs)、中药饮片(deeoction pieces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中药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识别和使用,并能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述其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从历史的角度看,“中药”是人们为了区分西药而约定俗称的说法,只有近百年的历史,此前称之为“药”或“毒药”。但中药已经临床应用了几千年,中药鉴定的知识和经验与中药并存,形成了原始的中药鉴定学。20世纪中叶,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的中药鉴定学应运而生。因此,中药鉴定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古老的传统经验鉴别(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来研究和控制中药的品质,确保其临床疗效,并不断寻找和扩大新的中药资源。在“保质寻新,整理提高”过程中,不仅研究和探讨本学科的理论问题,更要不断解决本学科的实践问题。这一特点将中药鉴定学归属于应用学科范畴。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中药鉴定学专论(中医药研究生)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中药鉴定学专论(中医药研究生)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中药鉴定学专论(中医药研究生)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药鉴定学专论》内容为: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中医药研究生培养中硬件及软件水平相对不足与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当前中医药研究生培养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适应新时期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和教学的需要,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自2006年开始,对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院(处)、研究生导师、院士、名老中医、在校和毕业后的研究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研和专家论证工作。在深入探讨“研究生规划教材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研究生教材与五年制本科教材、七年制教材,以及专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研究生教材与导师个体化培养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实际需要,策划组织了这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多(165+)
- 引人入胜(300+)
- 在线转格式(443+)
- 体验好(176+)
- 三星好评(666+)
- 图文清晰(530+)
- 内容齐全(453+)
- 无颠倒(146+)
下载评价
网友 濮***彤:好棒啊!图书很全
网友 郗***兰:网站体验不错
网友 宓***莉: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网友 宫***凡: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网友 冉***兮: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网友 陈***秋: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网友 通***蕊: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网友 芮***枫: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网友 石***烟: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